首页 > 新闻中心

关于择捷

[+]
咨询热线

择捷热线

400-868-5581

办公地址

联系地址

上海市浦东新区秋兴路875号1栋3楼

低功耗柔性电子标签研发突破:延长续航的 3 种核心技术方案
续航能力一直是制约柔性电子标签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瓶颈,尤其在物流长期追踪、医疗植入监测等无需频繁更换电池的场景中,低功耗技术研发成为行业焦点。目前,能量采集技术革新、芯片架构优化、通信协议升级三大方案,已实现标签续航能力的跨越式提升。
环境能量采集技术为标签提供 “...续航” 可能。传统柔性电子标签依赖纽扣电池供电,续航通常仅 6-12 个月,而新型能量采集技术可将环境中的微弱能量转化为电能。2025 年,国内科研团队研发的柔性热电采集模块,通过贴合物体表面温差(如人体与空气、物流车厢内外),可产生 3-5 微瓦的持续电能,满足标签待机与数据传输需求;另有团队开发的柔性光伏薄膜,在室内弱光环境下发电效率达 12%,配合储能电容,可让标签在无电池状态下连续工作超 2 年,目前已应用于智能货架库存监测场景。
芯片架构深度优化大幅降低基础功耗。通过采用超低功耗 CMOS 工艺与动态电源管理技术,新一代柔性电子标签专用芯片将静态功耗从 10 微瓦降至 0.5 微瓦以下。例如,某企业研发的柔性 RFID 芯片,通过 “休眠 - 唤醒” 智能调度机制,仅在接收到读写器信号时激活核心模块,空闲时进入深度休眠状态,整体功耗降低 85%,搭配微型电池后,续航延长至 3-5 年,适配冷链物流长期温控追踪需求。
轻量化通信协议升级减少数据传输能耗。针对柔性电子标签数据传输频繁的特点,行业推出专为低功耗场景设计的轻量化协议。该协议通过简化数据帧结构、优化传输频率,将单次通信能耗减少 40%,同时支持数据压缩传输,降低无效能耗。在零售库存盘点场景中,采用新协议的柔性标签,单次盘点能耗仅为传统标签的 60%,配合能量采集技术,可实现 “零电池维护”,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。
这三大技术方案的突破,不仅解决了柔性电子标签续航痛点,更拓展了其在长期无人监测、偏远地区物流等场景的应用边界,为物联网感知层的低功耗升级提供关键支撑。
上海择捷宣传视频标签
点击播放
WeChat
雷女士
雷女士
庞先生
庞先生
68fc4f1a-c607-4d58-a003-4e0d1dd81a0e.png
有问必答
回到顶部
上海择捷收缩标签 上海择捷询问标签